——访心之桥协同组合共同代表赵诗蔓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  蒋丰

清朗的冬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与《日本华侨报》编辑部乔迁至千代田区后的一天,会议室就迎来了一位老朋友——著名旅日公益人士、心之桥协同组合负责人之一赵诗蔓。

工作中,赵诗蔓与三类人打交道最多——年近期颐的老人、初升朝阳般的青少年以及作为技能实习生、特定技能外国人赴日的中青年。做人的工作,需要加倍的耐心和细心。活跃于中日两国之间的赵诗蔓是如何打破语言文化的壁垒,冰释历史的误解,用心为中日两国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人们架起心之桥的呢?

支持身份特殊的日本老人

自小就对赵诗蔓关爱有加的表姐在赴日生活前,留下一句“学日语吧!学好日语到日本来看我”,赵诗蔓从此义无反顾地投入日语学习中。日语学校的老师甚至称赞她的学习笔记“是一本完善的教案”。天分加努力,坚持两年之后,赵诗蔓已经达到日语专业本科四年的水平。为了提高日语口语水平,赵诗蔓开始义务为来访抚顺的日本友好团体做翻译。

抚顺,一个充满伤痛的城市。自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起,抚顺与日本就有着无以细数的悲欣交集。1950年7月至1956年9月间,近一千名被苏联俘虏的日本侵华战犯先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这些战俘被遣返回日本之后,一直感激中国人民的宽容和伟大,自愿组成“中归连”、“再生大地”合唱团等和平团体,往返中日之间,进行友好交流活动。他们一次次组团前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旧迹陈列馆、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等历史遗迹凭吊、纪念。赵诗蔓在担任义务翻译的过程中,对祖国的战犯改造史实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深刻地意识到实现中日友好对全世界的重大意义。五六年的义工工作,让赵诗蔓内心那为推动中日友好而奋斗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到访抚顺的日本友好人士,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拖着羸弱的身体,义务宣传伟大的中国人民宽容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改造他们的那段历史。即使国家层面出现摩擦和分歧,即使中国民间出现不协调的声音,即使中日友好遭遇冰河,这批身份特殊的老人,依然不改初心,他们的精神让赵诗蔓懂得的什么是和平的信念。拥有这种信念的人是无坚不摧的巨人。

在接待这些曾经的日本战俘的过程中,赵诗蔓也记住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当太平洋战争进入尾声,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部将战祸的魔爪伸向象牙塔内的学子。本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被一纸征兵通知书彻底改变了人生。他们被派往中国东北不久,就成了战俘,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之中留下了十多年痛苦的囹圄记忆。等他们重返日本时,已是星鬓渐染,父母离世,家不成家。

他们痛斥战争对人性对美好对幸福的摧残,也感激被遣返回国前在中国战犯管理所得到的照顾和帮助。即使在条件恶劣的西伯利亚,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他们编辑报纸,编排节目,创作画作,记录日常,这种精神更是带给赵诗蔓触及灵魂的震撼。赵诗蔓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和和平的重要,认识到了生命和时光的宝贵,也更加坚定了把推动中日友好作为终身事业的信念。

从二十年前接触到这批特殊的老人,直至今天,赵诗蔓没有停止过协与这些可爱之人共同前进的步伐。她说,老人们在渐渐离世,但这段历史不能忘记,自己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支援亚洲国家的技能实习生

说起为中青年牵线搭桥,最早还要追溯到2006年。日本的企业代表到中国筛选技能实习生时,常常需要赵诗蔓承担翻译工作。那些希望出国改变生活状态的东北老乡,勤劳朴实,赵诗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总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从事中日交流活动十多年,赵诗蔓看过、也听过中国技能实习生逃跑、隐匿的负面新闻,但他们遭遇的生活困难,承受精神压力的情况,却乏人关注。

赵诗蔓于2016开始从事监理团体的工作,也就是照顾来日本学习技术的技能实习生。在没有适用于基本劳动法之前,技能实习生的人权得不到保障。同时也因为存在文化差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后来,日本政府对制度进行改良,保证了技能实习生的权益,却无法避免个体矛盾。

政策和制度触及不到的地方,赵诗蔓注意到了。她笃信,随时监察企业对技能实习生的待遇落实情况,密切关注技能实习生的细微变化,问题就可以妥善解决,年轻人通过技能实习制度来改变命运的优势也能充分展现。

赵诗蔓全身心的投入到与企业、与技能实习生的交流工作中,得了越来越多企业和技能实习生的信任,不少用人单位直接将面试和审核的权力全权委托给她。经过了几年的学习成长,她与爱人金子英隆成立了“心之桥”协同组合。恰如其名,“心之桥”就是为技能实习生搭建沟通之桥,提供交心之地。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英文学部、神奈川大学法律专业的金子英隆,是外国人签证专业的行政书士,作为“心之桥”组合的代表理事,他总是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技能实习生保驾护航。

“信任是相互的。技能实习生被牵涉进劳资矛盾中,存在多方面的因素。但近几年来,日本政府不断调整技能实习生政策,成立监管部门,保障技能实习生的待遇。只要勤恳努力,无论专业技术还是物质层面,一定会有所收获。”赵诗蔓如是说。

当2017年底入境的那批技能实习生期满回国的时候,刚好是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初期。各国从严调整出入境政策,回国的机票一度飙涨数倍,却依然一票难求。赵诗蔓调动所有资源,帮助他们抢购价格相对合适的机票,实现返乡梦。而那些自愿留在日的技能实习生,金子英隆代表理事就积极的协调用人单位为他们办理手序。

技能实习生吃住在一起,最怕出现集体感染。“心之桥”组合为技能实习生免费发放消毒、防疫设备等。一旦有疑似感染者出现,赵诗蔓和金子英隆就第一时间买好退烧药物和核酸自测盒,送到技能实习生的住处,即使是深夜,也不例外。

按照技能实习法规定,对于“技能实习1号”的技能实习生,监理团体需要每个月巡回访问一次,对于“技能实习2号,3号”的技能实习生,则需要每个季度巡回访问一次,但赵诗蔓和金子英隆总是“超额”“超标”完成规定工作。特别是对刚来日本的技能实习生,每半个月就要回访一次。

赵诗蔓的家就是大家集会交流的场所。大家时常会在这里吃着赵诗蔓做的饭菜,相互诉说生活工作中的种种。熟悉的家乡味道,暖心的乡音乡情,让技能实习生放下了心中的委屈,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因防疫所需,海外人员回国之前,必须接受核酸检测。技能实习生生活的地方,缺少检测点。为方便他们检测,也为了帮他们减轻经济负担,赵诗蔓就把他们接回自己家中居住。入境政策最严格的那段时间,技能实习生要住在赵诗蔓家里,等待三次检测全部合格,才能登机离境,往往一住就是半个月。

工作过程中,确实也发生过技能实习生因为不了解日本的法律法规和公约民俗而犯错的情况。一位越南籍技能实习生出于好心,留宿了住在外地的同乡,却不想因此违反了雇佣单位的规定,即将被解雇。他哭着问赵诗蔓怎么办,一句“有我在,不用担心。”让他找到了家的温暖。这位技能实习生在赵诗蔓的家里住了四个月,期间,赵诗蔓帮忙申请失业保险,这让他在可以依靠保险金生活。就是这份比家人更可靠的信任,让这位越南实习生放弃了去其他地方工作的机会,而通过“心之桥”组合的介绍实现了再就业。像这样信任赵诗蔓、信任“心之桥”组合的日本企业、技能实习生以及外国人特定技能者,还有很多很多。信任,是鼓励,也是督促。赵诗蔓总是用更加细心更加耐心的工作回报他们。

赵诗蔓和金子英隆都不会说越南语,是如何做到的呢?“真诚!真诚是冲破语言、民族和国家壁垒的最有效的办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他们也都把我们当亲人。”

让青少年意识到中日友好世代传承的意义

出国前,赵诗蔓在国内从事教育工作。她注意到,很多父母不懂得如何对孩子表达关爱,只是一味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赴日之后,她又从自己的育儿经历中不断总结得失经验,对青少年教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那些提起日本动漫总能侃侃而谈的中国青少年,真的了解日本历史日本社会吗?眼前十七八岁满眼朝气的青少年,在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将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将影响未来世界的发展。

常年投身于中日友好公益事业的赵诗蔓,在日本和故乡抚顺积累了不少人脉。当她提出中日两国青少年交流项目的构想时,立即得到了抚顺各级领导和“再生的大地”合唱团团长、中央大学名誉教授姬田光义等致力于巩筑中日友好的在日文化界代表的支持和理解。

2016至2019的四年间,赵诗蔓多次组织中国青少年赴日交流,总人数超过一千名。与此同时,她还联系并安排在日的友好人士赴抚顺高校演讲、交流。

虽然参加交流活动的中日两国青少年之间存在语言的障碍,但友好的情感在同龄人之中流淌,熟悉的运动,共同的爱好,让他们很快就打成一团。赵诗蔓还为赴日交流的中国孩子安排寄宿体验,让他们感知中日文化的差异,感受日本社会普通人的关心和友爱。

赴日访问交流后,抚顺一中借鉴了千叶县稻毛中学校服的亮点,设计出时尚舒适的校服,提升了整个学校的形象,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感受着有目共睹的变化,读着体验过寄宿生活的中国青少年写下情真意切的感言,赵诗蔓投身中日交流事业的信念,更坚定了。“为了孩子们,为了未来,再多辛苦也值!”

后记

进入后疫情时代,国际间的人员往来和经贸文化交流逐渐恢复。赵诗蔓把一头柔美的秀发剪短,熟悉她的人都知道,热心的她又将为巩固中日友好、支援技能实习生和推动中日青少年互访而奔走了!


标题:赵诗蔓:为老中青三代架起中日友好的心之桥

地址:http://www.clctq.com/qcdg/2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