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信息网新闻纯电动汽车真的环保吗? 媒体一直在争论。

我在这里发表简单的评论。 纯电动汽车确实是0排放,但充电的电不同。 现在的电力分为火力发电、风力水力发电、原子能发电等。 所以,如果电动汽车充电的电来自比较常见的火电,相当于有间接的污染。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在马自达zoom-zoom可持续快速发展战术2030证明会上,马自达以自己公司的产品为界,通过严密的计算证明了现在的ev纯电动汽车是多么环保。

搭载skyactiv-g的创驰蓝天发动机的马自达车比以煤炭火力发电为电源的纯电动汽车型更环保,但并不难达到lng火灾的环保洁净度,只要提高30%的能源效率即可。 这里再次注意:煤火力很好理解,是目前我国常见的发电方法,lng火力由液化天然气发电。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再次挑战ev的skyactiv-x引擎

马自达zoom-zoom可持续快速发展宣言2030的发表代表了马自达在谋求地球与人类和谐的方向上迅速发展。 因此,作为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专家,创驰蓝天之父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见光夫发表了更先进的skyactiv-x发动机。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见光夫)

与现金创驰蓝天汽油发动机skyactiv-g相比,skyactiv-x最多可削减20%~30%的油耗,扭矩在全程提高10%,最多可实现30%的大幅度提高,实现环境保护性能和乘坐舒适性两方面的飞跃。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这些都是马自达独有的燃烧方法spcci (火花塞点火控制压燃点火),skyactiv-x的最大优点是兼顾了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优点。

根据客户地区普通汽油的辛烷值,发动机将几何压缩比设定在15-16左右。 利用火花点火法,对汽油和空气体混合气体的一部分进行点火。 点火后,混合气体随着燃烧而膨胀,未燃的混合气部分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条件,实现了压缩点火。 通过调整点火时机,可以控制实现所需的压缩点火量和时机。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专务执行董事稻本信秀)

skyactiv-x 2.0l发动机的目标是实现与a0级车mazda2的1.5l创驰蓝天柴油发动机skyactiv-d同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与轻型车mazda mx-5跑车2.0车同等的加速性能。

为了完成积分政策不制作新能源车

马自达的目标是根据从燃料开采到车辆驾驶的well-to-wheel理念计算公司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长时间计划到2050年比年度减少90%,到2030年公司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年度减少50% 所以不仅仅是创造蓝天,马自达也在继续引进电器产品。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渡部宣彦表示,根据展望2030年技术开发长期前景的计划,将继续引进新的车型产品。 首先,马自达从2019年开始‘ 包括skyactiv-x在内的新一代技术产品,还计划在年内将与中国市场相比开发的新能源车投入中国市场。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渡部宣彦致辞)

马自达和其他车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很多车企业看到中国的新能源点政策,首先公布phev车和ev车的头条。 但是,马自达不是为了达成指标而发售新能源车,而是真的对环境保护有越来越多的思考。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马自达认为,需要考虑各地区的汽车动力源,根据当地的能源状况和发电形态的构成比例状况,考虑适当的内燃机和hv、ev等电动化技术,根据地区适当地提供多路径综合处理方案。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如文件开头所述,如果当地的电能都是煤炭火力发电的话,纯电动汽车型的洁净度远不如发挥蓝天技术的马自达车。

从1967年的转子发动机、1988年的带压力波增压器的柴油发动机、1993年的带里瑟姆型增压器的后视镜循环发动机,经过多年,马自达开发的创驰蓝天技术。 马自达一边追求梦想的技术,一边向世界普及技术。 到今年5月13日为止,马自达‘ 创驰蓝天技术车在中国累计销售突破一百万辆。

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专务执行董事藤原清志致辞)

在广岛马自达总企业,马自达的社长事务所挂着第三任社长松田恒次的墨宝“照一隅者是国士”。 这句话来自中国的典故,意思是集中在自己的职场上尽自己所能,发烧的人都应该被看作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支柱之士。 这是马自达精神的最高解释。

标题:热点:马自达发布2030宣言 推出新引擎新和能源战术

地址:http://www.clctq.com/news/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