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商报报道,戴姆勒从20年开始耕种小型汽车市场,但没有什么起色。 现在戴姆勒希望在中国寻找有smart企业品牌成功经验的合作伙伴,拯救smart企业品牌处于不温暖的状态。
去年戴姆勒企业高级管理层凯伦·; 艺术( karen adt )是安妮特·; 温克勒( annette winkler )担任smart企业品牌的负责人。 温克在担任smart企业品牌期间业绩不好,但阿特上任后的主要使命是把smart带出困境,从中获利。 但是,上任的大部分都有余地,阿特还没有找到准战术的方向。
戴姆勒总部的不满更多,欧洲汽车也在经历连年损失后在中间获利,但smart很难捉摸。 作为新任负责人,阿特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我们必须知道谁能给公司带来利益,谁有权说话。 戴姆勒的下期掌门康松林(甲骨文和欧姆; llenius )在盘活amg之战中成名,这也是他能继任的重要理由之一。
新老板康松林对smart企业品牌没有任何感情。 只考虑公司利益的话,直接放弃smart企业品牌也不是不可能。
去年,戴姆勒集团的利润同比暴跌了30%。 这意味着康松林正式就任首席执行官后不久将实施严格的价格节约计划。 很多事件需要重新计划和安排,smart企业品牌的命运也会再次受到折磨。
1997年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出道时,smart点亮了世界。 smart的诞生创造了新的车辆类别。 从来没有过。 但是,1999年首次完善的销售年业绩不理想,每年只有8万辆整车。 当时整体市场环境不好。 除了外部因素,客户对两辆车的反应也不太好,认为不实用。 smart从一开始就找不到合适的客户群体。
迅速发展smart是蔡澈博士决定的基调。 戴姆勒内部反省了智能业绩不好的理由,认为开始的时机不对,20年前市场和顾客无法真正接受两辆车。 但是,随着市场的迅速发展,小型车基本上可以满足都市人日常出行的诉求,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是很好的选择。 尽管如此,smart还是没能迎来翻身的日子。
2004年,smart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5万辆整车。 从那以后,不能超过这个数字,年复一年达到了15万台左右。 到去年为止销售台数减少到了13万台。 戴姆勒决定的20万台目标永远无法实现。
宝马复苏mini企业品牌时,在第一个完美的销售年2002年销售了144000辆整车。 之后,销售额逐年上升。 年达到了几乎是smart的3倍的362000台。 发售以来,smart给戴姆勒累计造成了数十亿欧元的损失。
据德国汽车领域的专家介绍,为了获利,smart需要合作伙伴。 对戴姆勒来说,smart是需要修理的废墟。 救助计划的第一步是电动化。 从2005年开始,欧洲和北美市场将只供应电力驱动的smart。 领域专家认为电驱动战术可能会给smart第二次生命。
但是电动版本22000欧元的售价几乎是燃料版本的两倍。 为了降低价值成本,smart希望在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 阿特表示smart的未来在中国。 根据领域内的情报,戴姆勒现在正在和合资伙伴北汽就合作进行协商。 也和吉利的车有联系。
作为第一个拥有戴姆勒9.7%股份的个人股东,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一直支持与戴姆勒的合作。 比起现在讨论的高端车共享领域的工作,与smart企业品牌的紧密合作显然更有魅力。 smart选择在中国寻找伙伴的意图很明显。 就是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阿特想丰富smart的产品线,从两辆小型车扩大到小型suv,大幅度提高产量,双管齐下,打漂亮仗。
的确,smart企业品牌需要好消息。 就像1997年出道时一样,再次震惊世人,在戴姆勒重组之前可以保护自己。
标题:热点:已成为负担 戴姆勒或出售smart给中国车企
地址:http://www.clctq.com/news/4972.html